蚌埠

首页>地方频道>蚌埠

蚌埠:为稳定粮食产能打下扎实基础

  暖风融融,沃野复苏。

  粮食是国民生产的“压舱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粮食生产放在开篇位置,强调“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稳定粮食面积和产量

  “‘稳’字是今年粮食生产的关键词。”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刚刚发布,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科负责人赵天聪在接受蚌报融媒体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稳定的不仅是产量,还有面积。中央一号文件指出,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都要保面积、保产量,不断提高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地处皖北,蚌埠市是全国优质小麦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耕地面积568万亩,现已建成高标准农田面积378万亩,为稳定粮食产能打下扎实基础。2021年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全年粮食总产量283.4万吨,怀远县徐圩乡韩湖村种植的淮麦46品种亩产达808.78公斤,成为全省淮沿地区小麦最高产。

  虽然丰稔连连,但是粮食生产,须臾不能放松。去年秋种以后,我市出现持续干旱少雨天气,土壤墒情不足。面对旱情,各地通过行政推动、技术指导、发动群众、调度水源等多种措施,全面开展抗旱保苗,全市灌溉补墒188万亩次,浇灌后的麦田根系较好,可有效保证小麦安全越冬。今年初,市应急、气象、农业农村等部门齐心协力,通过人工增雨,全市普遍降水,旱情完全解除。

  “秋种期间,我们坚决按照国家和省要求,全力稳定小麦种植面积,提高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今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较去年增加1万亩,据近期小麦苗情监测点和大田生产调查,一二类苗占比76.5%,小麦苗情好于上年同期。”赵天聪说。

  2月22日,在五河县双忠庙镇白墩村,农技人员正在给种粮大户进行春耕培训。自田长制工作开展以来,该村以党支部以合作社为切入点,引导村民将口粮地、闲置地、撂荒地入股,发展规模化种粮,既解决了土地撂荒和耕地保护,又助力村民增收和集体增益。

  目前,五河县已设立各级田长249人。通过“田长+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政治、组织优势和合作社的经济优势,各级田长主动参与到耕地保护,提高土地利用率,确保农地农用。

  扛稳粮食安全责任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党政同责”抓粮食,大国粮仓基础牢。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强化科技驱动、示范带动、服务推动和产业互动,深入开展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市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调优种植结构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种粮、种好粮。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供销合作社等各类主体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服务,开展订单农业、加工物流、产品营销等,提高种粮综合效益。

  “去年夏粮生产最突出的亮点,就是优质专用粮食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优质专用粮食在市场上更受收购商和下游粮食企业的欢迎。

  为此,开伟种植业合作社负责人赵开伟深有同感,试种了两年的专用品牌粮食,从种粮收益和市场认可度来说,都跟大通货不一样。

  窥一斑而知全豹,做“精”主粮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小麦优质优价、低质低价,体现了粮食生产从增产导向转向优质导向,更加符合规模种植的方向。我市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和行政村集体参与优质专用粮食原料基地建设。去年,全市以秋种为契机,加快推进种植结构调整,促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种植占比高达72.4%。

  农业是基础性产业,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勇表示,不卖大通货,优质优价机制为农民树立了新导向,推动以需求为导向的结构优化,既稳定粮食生产,又提高种粮效益,也展现了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气象。

  在适宜地区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大豆,是今年一号文件提出的新要求。为此,赵天聪告诉记者,蚌埠将认真谋划秋粮生产,在抓好水稻、玉米等主粮生产的同时,积极落实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等任务,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不低于2021年水平,为全省粮食持续丰产丰收、保障粮食安全作出蚌埠贡献。

  打好春季生产第一仗

  “如何科学安全使用农药?”“小麦返青期怎么施肥?”“小麦春季田管有哪些重点?”2月14日,直播间里,市农技中心副主任、高级农艺师贾利萍,市农技中心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戴四基,以直播方式指导农户加强春季田管,受到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欢迎。

  连日来,全市农技人员正以直播和现场会诊的方式,深入一线,指导农户加强春季田管,为稳定粮食生产保驾护航。

  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积极应对小麦晚播等不利影响,加强冬春田间管理,促进弱苗转壮。

  “粮食生产向来有‘三分种七分管’之说,反映出生产管理对于粮食丰收的重要性。”戴四基告诉记者,春季是小麦的返青期,也是加强小麦田管的关键时期,做好春耕备耕工作,对于确保全年粮食丰收至关重要。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对种什么、怎么种心里没底,更缺乏必要的种植技术。”五河县植保站农艺师曹炳宏说,针对这种情况,五河县按照“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推出点餐式培训,积极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同时,注重现场培训和实践教学,使农民学用结合,达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打好春季农业生产第一仗,牢牢守住粮食安全这条底线,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于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有着重要意义。李勇表示,将全面做好小麦生产管理,确保夏粮丰产丰收,加强财政、水利、气象、农机等全方位保障,及时解决粮食生产各环节问题。同时,全面落实粮食生产网格化管理机制,重点抓好小麦赤霉病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做好“倒春寒”等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帮助优质专用小麦种植主体与市场对接,促进优质优价,实现粮食丰产、农民增收。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025-84707368,广告合作:025-84708755。
5764
收藏
分享